通知公告

标准宣贯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宣贯

政策红利释放,标准化竞争进入“团体标准”时代!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5-08-11 14:31:31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透露,《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出台,这意味着我国标准化体系改革进入深水区。据内部消息,新办法将进一步明确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制定流程和监管机制,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企业联合体提供更清晰的规则指引。  

关键信号:

✅ 市场化导向:鼓励行业自主制定高标准,打破“国标”“行标”垄断  

✅ 快速响应:缩短标准制定周期,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求  

✅ 国际接轨:推动中国团体标准与国际联盟标准互认  

专家解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李强指出:“未来3年,团体标准数量可能翻番,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隐形牌照’。”  

1. 标准制定权下放,中小企业迎来逆袭机会

现状痛点:过去国家标准制定周期长(平均3-5年)、门槛高,中小企业难以参与  

新规突破:允许行业联盟自主立项,最快6个月可发布实施  

案例:深圳无人机产业联盟制定的《物流无人机安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已被顺丰、京东等企业采用,推动行业规范化  

2. 标准质量“双轨监管”

创新机制:建立“政府抽查+社会监督”模式,劣质标准将纳入黑名单  

企业影响:选择合规团体标准可降低法律风险(如产品召回、贸易纠纷)  

3. 国际互认通道打开 

新规亮点:支持团体标准通过“标准联通”项目对接国际组织  

机会窗口: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可借机输出中国方案  

【企业行动指南】

短期(3-6个月)

扫描机会: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关注本行业已发布的团体标准  

组建联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起标准工作组(建议5家以上企业联合)  

中期(1年) 

抢占高地:在细分领域(如氢能储运、智能家居互联协议)申报原创性标准  

国际布局:通过“一带一路”标准合作项目推动标准出海  

长期(3年)

生态构建:将自有专利技术嵌入团体标准,形成技术壁垒(参考华为5G标准策略)  

【风险预警】

⚠️ 警惕“小圈子标准”:部分协会可能借机垄断标准制定权  

⚠️ 避免“纸上标准”:标准发布后需配套认证、检测等实施工具  

《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标准化建设进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新时代。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既是打破行业巨头垄断的机会,也是技术实力的一次大考。  

 立即召开内部标准战略会议,回答三个问题:  

> 1. 我们的核心技术能否转化为标准?  

> 2. 该加入哪个行业标准联盟?  

> 3. 如何通过标准提升产品溢价?  

(文末附《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官网链接及申报流程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官网链接https://www.ttbz.org.cn/

团体标准申报流程图

1.png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工安全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r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大厦二层 电话:010-68319799 电子邮箱:cecs31@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140584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