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标委对团体标准组织注册工作进行了重新审理,这一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团体标准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团体标准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发挥其在各行业中的引领作用。
自今年 5 月起,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为强化团体标准质量把控,对团体标准组织注册工作实施了收紧政策。在长达 156 天(6 月 15 日至 11 月 18 日)的时间里,新增注册数量一度为零。这期间,国标委深入调研、审慎评估,全面梳理现有团体标准组织状况,力求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后续改进措施的精准制定提供坚实依据。直至 11 月 19 日,随着中国遗传学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团体在平台的公示,注册公示工作正式重启,标志着团体标准组织注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次重新审理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关键在于《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原有的团体标准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市场上涌现出部分团体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制定程序不够规范、推广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体标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扭转这一局面,国标委制定并推行该评价体系,其涵盖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标准研制能力、推广应用能力等多个核心维度,通过量化评分(满分 100 分,95 分以上为三星级,85 分以上为二星级,70 分以上为一星级)全面评估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引导各组织制定更具原创性、高质量的标准,促进团体标准向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这一变革对各团体标准组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众多注册社会团体已积极行动,响应国标委号召,着手修订标准制定程序文件。预计 12 月初,将迎来程序文件修订的高峰期。广东上道标准化事务所在此郑重呼吁各团体标准组织深刻认识此次调整的重要意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严格依据新要求全面修订标准制定程序,确保自身各项工作符合管理规范。唯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共同推动团体标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